首页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军统之特工之王 我是元首我怕谁?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晚明 王牌试飞员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唐的皇室弃子 三国:开局收服太后 终宋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第121章 插上翅膀去俄国(2/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这种商业模式当然是赫斯曼从后世带来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让每一家德国飞机制造商都保持军用飞机的设计能力——现在大部分德国飞机制造商都在转向民用,有些甚至还会暂时退出飞机制造领域。而这些公司原本拥有的军用飞机设计能力都会渐渐失去,最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而要让所有的飞机制造商都去波罗的开分厂,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在德国军方本身不会购买军用飞机的情况下,德系飞机制造商们也拿不到太多的军工订单。所以在波罗的开设许多分厂也是浪费。有FK-BF一家就足够了。

因此赫斯曼就想出了多家设计,一家代工的模式。各家的生产制造能力依靠民用飞机保住,军机设计则依靠FK-BF的代工来保全。

“另外,我们还要准备向俄国人输出飞机生产线。”赫斯曼是军迷嘛,自然知道后世的美帝和大毛的军火商是怎么蒙钱。“我们可以先卖飞机,再卖生产线,同时搞合作开发。飞机可以少赚点,但是生产线和合作开发一定会利润丰厚的。”

“可是这样一来布尔什维克会掌握设计和生产飞机的本事。”容克斯说,“说不定他们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但是我们也会因为俄国市场而壮大,从而继续保持对英美法的领先优势(其实对英法没多少领先)。”赫斯曼斟酌着说,“而且这种出售战机的模式在苏俄取得成功之后,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容克斯先生,您知道的,飞机总装的难度并不是很高。许多工业不发达的国家也能做,而德国则可以通过向他们出口零部件或者配套工厂,持续获得丰厚的利润。”

——

求收藏,求推荐

喜欢崛起之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m.265xs.com)崛起之第三帝国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星辰变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抱歉,我夫人脑子有坑 放开那个女巫 然哥 我:最强门卫秦大爷 私密保姆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软刺 刺青 他会不会去跳江? 伪装名媛 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