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一代天骄 >> 三国之一代天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军统之特工之王 我是元首我怕谁?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重生之民国元帅 明末之虎 我在大唐当仙君 大唐:史上最强穿二代 大明督师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明天下 
三国之一代天骄 仁着无敌 -  三国之一代天骄全文阅读 -  三国之一代天骄txt下载 -  三国之一代天骄最新章节

第四十二章 扩军计划(求收藏,求鲜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公元184年6月,并州最大的黄巾军势力覆灭,张牛角战死,褚燕退守常山。

而天下各地的黄巾军势力,从一开始强大的攻势,逐渐的被大汉官军反扑,逐步的被蚕食。

就在此时,褚燕做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改姓张,唤做张燕。

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

褚燕对自己也挺狠,连姓氏都改了,但他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换来的是无数黄巾军士兵的效忠。

从此,黄巾大豪张燕就此诞生,加上自己的一万人,又收拢了张牛角的残部,张燕的势力越发壮大。

他的这一举动,让四处分散的黄巾军明白,只有合并在一起,才能存活下来。

……

而杨皓这边,俘虏的接近三万黄巾军降卒,到底该怎么处理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一开始,老实忠厚的晋阳太守陈壅建议道:“这些俘虏多为并州的百姓,现在大战结束,不如放他们各自回家,从此安居乐业。”

回到营账中,立刻就有人憋不住了。

“哼!妇人之仁!”

“现在他们打了败仗,放这些人回去便是民,但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变成兵,变成匪!”

张飞首先提出反对,并且说的有理有据。

“陈太守胸怀万民,令人敬仰,不过翼德说的也不是毫无道理,”杨皓敲击了几下桌面,道:“不过你们都不要担心,该怎么处置这些俘虏,我们还有大量的时间商讨,从长计议。”

这时,张辽问道:“主公,这些降卒放不能放,杀也不能杀,”

“不如将他们收为己用,我看他们之中有不少身强力壮的,再加上经历过战火,比训练流民新兵强多了。”

张辽所说的正合杨皓的心意,这两万降卒可是非常优秀的兵源。

杨皓看了看四周,发现手下诸位大将都心照不宣,不肯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

他点了点头,“经此一战,猛虎营元气大伤,我也正有此想法补充兵力,”

“但是,吸收这么多兵力,需要装备无数的兵甲,这个问题不得不令人头疼啊。”

杨皓早就想借此机会扩充实力,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兵甲不足。

凭借永安县炼铁的产出,最多也就能装备几千人的猛虎营,要想再扩军到一两万,根本就不可能。

收编这些降卒,总不能还让他们和以前一样,头裹一块破布,手拿柴刀木棍就上战场吧?

这是作为一个主公,从大局上就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帐中一片寂静,关羽和张辽陷入了沉思,他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杨皓提了出来,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出谋划策,解决这个问题。

张飞着急的看着众人,终于忍不住了,

“大哥,这还不简单,俺老张倒有个主意!”

杨皓眼睛一亮,道:“翼德有什么好的办法,但说无妨。”

“这个嘛,为何不问问关校尉?”

众人听了,都是一脸茫然。

张飞嘿嘿一笑,“这晋阳城中,不知囤积了多少辎重兵甲,关校尉定然一清二楚。”

说完,张飞看向了关羽。

他说的不错,关羽在此守城大半个月,自然知道这座巨城底蕴颇深,不然也不能抵挡数万大军围攻这么长时间。

关羽一开始还不知所以,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张校尉指的是晋阳的府库吧?”

“只是这么做,会不会有些不妥?”

关羽露出一脸担忧的表情。

“现在情况紧急,跟以往不同了,”张辽说道,“天子曾下令,让各地自行招兵买马,讨贼立功。”

“毕竟我们刚刚解救了晋阳城百姓,如果我们把难处说给陈太守听,相信他也会理解的。”

张辽想的比较周全,杨皓觉得此事可行,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

“好,既然如此,既然如此,就这么决定了。”

“文远,云长,你们两人从降卒中各选出五千身强力壮者,组建成军。翼德,骑兵营也要补充兵员,满三千之数。”

给众人分配好的任务,杨皓起身,前往太守府。

将他的来意说给陈壅听,太守陈壅思忖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晋阳府库还有多余的兵甲,我这就派人下拨给你。”

没想到此事这么顺利,杨皓连忙道谢。

“还有一事,请太守大人帮忙。”

陈壅一愣,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县令还有什么要说的。

“带上前来。”杨皓吩咐一声,立马有几个军士走了上来,手中拿着理两个大箱子。

杨皓伸手一指道:“这是贼酋张牛角,还有他的亲信王当的首级,”

“守城一站,我的部下奋勇杀敌,下官想要拜托大人,给我的部下到国都请赏。”

……

喜欢三国之一代天骄请大家收藏:(m.265xs.com)三国之一代天骄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星辰变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抱歉,我夫人脑子有坑 放开那个女巫 然哥 我:最强门卫秦大爷 私密保姆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软刺 伪装名媛 他会不会去跳江? 刺青 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