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起代北 >> 风起代北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军统之特工之王 我是元首我怕谁?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晚明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三国:开局收服太后 我的东北军 梦幻抗日 大唐发明家 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 
风起代北 斩尽江南百万 -  风起代北全文阅读 -  风起代北txt下载 -  风起代北最新章节

第52章 均田、屯田(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山上采榆树皮的男子、山下捣榆树皮的妇女见到花弧扛着的半桩糜子,聚集起来,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小弓子,你是说有人管咱们了?”

“又有新朝廷了?”

“小弓子,给潘叔说说,给你粮的大官长啥样?”

“……”

乡人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的问道。

小弓子是花弧的诨名,为了猎些野物补贴家用,他苦练箭法,时常背着角弓骨簇,这也是诨名的来源。

花弧憨憨的笑着,黝黑的脸上浮出一抹红晕,眼睛明亮明亮,昭示着他内心的喜悦:“有朝廷了,朝廷说家家户户发粮”。

“朝廷从哪来的?”乡邻的热情似乎已经燃烧殆尽,只剩下满腔的好奇。

“骑马来的,穿黄衣服”。

闻言有人思索起来,有妇女拉扯花弧,不依不饶:“婶子问你,那大官长啥样?”

“蠢妇,安敢妄议大官,就不怕那大官一怒之下,不给我等发粮吗?”一老者鹰隼的眸子半阖,怒斥道。

老者姓常名万,有识文断字之能,常为新生儿取名,在乡中威望极高,备受尊敬。

被呵斥的妇女垂下脑袋,不敢反驳。

常万沉吟片刻,忽然睁开双眼,目光炯炯有神的盯向远处,似乎透过山林阻隔看到了什么:“骑大马,穿黄衣,这是北人回来了”。

黄衣策马,这是北人的标志,年青一代人或许不知,年过知命的常万却是十分清楚。

乡人听闻‘北人’二字,大多流露出担忧、害怕的神色。

“常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逃亡还是再信官府一次”有青年低声询问。

“现如今,秦军搜刮走了余粮,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季节,没有粮食,往哪里逃?再者说逃也逃不掉,你们中有谁跑得过北人的快马?”

青年讪讪一笑:“常老说笑了,人哪能跑得过马”。

“老朽没说笑,我去投北人,汝等自便!”常万的话语掷地有声。

语毕,常万带着一家数口向北而去,花弧紧跟其后。

在场乡人皆是面面相觑。

青年沉吟半晌,突然将怀中的榆树皮砸在地上,向北而去:“俺去看看这北人长啥样,俺大父是饿死的、俺阿爷是病死的、俺得换个死法……这草根树皮吃下去,绞得俺肠子像是断了十截……俺不想这么死……”。

“北人也需要有人种田,应该不会杀我等……”

“万一北人真给粮食呢……”有人弱弱出言,声音中充满了不自信。

是的,万一呢?

黎民、氓隶、小人、黔首、草民、布衣,王朝更替、百姓的称呼或许有所变化,但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亘古未变……

百姓、或者说饥民,闻声尽皆向北蜂拥。

组成饥民的群体五花八门,总结起来,多青壮儿童,少妇女老人。

他们衣着破烂、蓬头垢面,面色或蜡黄、或浮肿,男子顶多一条犊鼻裤,妇女的衣物也不遑多让,仅能护住关键部位罢了……孩童瘦的像是游戏中的火柴人,颧骨突出,眼窝深陷,小腿与脚板肿如窝头,让人不忍直视。

八十户,人口不过三百,拓跋珪立即令士卒取来粮食,兑现了当初的允诺,又告诉百姓多召来一户多给一升粮食。

三斤粮食的诱惑是巨大的,当即有人派出子侄召引亲朋。

望着紧抱粮食袋子如同抱着命根子的百姓,拓跋珪大手一挥,宣布搭建粥棚、进一步赈济,百姓感激涕零,有人叩首,有人用匮乏的、乡音浓重的词汇极尽赞美。

见百姓无人约束,乱糟糟一片,拓跋珪喝问道:“乡三老何在?有秩何在?啬夫何在?”

无人言语,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常万。

常万见状,上前行礼:“老朽常万蒙乡人推举,见过大王”。

“自先王以来,朝廷夙无委派官吏,放任乡人自治,是以乡中并无官吏”。

拓跋珪方知,旧代、苻秦两朝对于乡间的掌控力差到什么地步。

当然,这与中原豪强为祸乡里、朝廷鞭长莫及不同,是另一种极端——放养百姓。

“传令百姓,明日辰时,金河泊岸施粥”拓跋珪轻扬马鞭,转身离去。

……

策马回营的路途中,拓跋珪不住回想一路的见闻,云中农户的凋零令他意识到,均田是行不通的,只有屯田才能尽快恢复生产。

屯田自古已有,简言之,是一种以国家为主导的集体农业耕作制度。屯田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广,劳动生产率高,财政收入率也较高。

始皇帝击破匈奴之后,于河南地筑四十四城,徒适戍以充之。

汉初,匈奴国力日益强盛,侵扰边地,文帝采用晁错之策,移民戍边。

武帝之时,发贫民、罪犯、赘婿……六十万屯垦河西诸地,自此河西走廊世为中原故土,历朝历代(宋除外)沿袭,其意义与天朝建设新疆如出一辙。

宣帝之时,西北羌乱,老将赵充国以屯田兵一万屡破羌人,并总结出“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总结起来秦汉两代,屯田大多以军屯为主。

建安元年,魏武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于许都屯田……军屯民屯皆有……曹魏后期,屯田剥削愈加严重,屯田客纷纷逃亡,世家豪族趁机吞并土地,持续七十年的屯田制崩溃。

面对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社会生产关系难以为继,魏武用屯田制重新捆绑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拯救了汉末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意义重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风起代北请大家收藏:(m.265xs.com)风起代北26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 星辰变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抱歉,我夫人脑子有坑 放开那个女巫 然哥 我:最强门卫秦大爷 私密保姆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软刺 他会不会去跳江? 伪装名媛 刺青 不忆江南